《安徽日報》刊發潘村湖農場公司春管圖文稿件
發布(bu)日(ri)期:2023-02-15 瀏覽次數(shu):16671
江淮春來早 農(nong)事催人忙
春(chun)(chun)回大地,萬象更新。立(li)春(chun)(chun)前后,正(zheng)是春(chun)(chun)耕備耕的關(guan)鍵(jian)時期(qi)。從淮北到(dao)江南,阡陌田疇(chou)間,機聲隆隆,一幅幅美(mei)麗的春(chun)(chun)耕備耕畫卷徐徐展開。
潁泉區:農機助力保春耕
(略)
明光市(shi):備好農資促增收
在江淮分水嶺地區(qu)的滁州市(shi)明(ming)光市(shi),冬小(xiao)麥進入生長關(guan)鍵期(qi),抓好春季(ji)田管也成為(wei)當(dang)前農(nong)村最重要(yao)的工作(zuo)之一(yi)。
地處明光市北部的安徽農墾潘村湖農場是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的核心區,3.3萬畝小麥也是全省重要小麥種子生產基地。由于氣溫起伏、晝夜溫差大,潘村湖農場搶抓晴好天氣,加強小麥早春管理。
2月2日,在該農場二分場的麥田里,場農服公司兩臺植保機正在開展小麥化除和噴施葉面肥作業。
“這幾天氣溫逐步回升,麥田墑情也不錯,苗肥下地易于莊稼吸收。”在三分場八號地塊,農場高級農藝師潘殿星現場指導家庭農場主王繼軍追施尿素。王繼軍駕駛著配置新式復播機的大馬力拖拉機在田間來回馳騁,只用了1個多小時就完成46畝承包田的施肥作業。
“種地好比帶孩子,營養要跟上,不能讓莊稼‘挨餓’。” “豐產架子要搭穩,人勤地不懶嘛!”念起種田經,五分場種田大戶、人稱農場“高產狀元”的李華勇出口成章,句句在行。這兩天,他也忙著籌備春管機械及化肥、農藥等農資。目前,他種的500畝小麥長勢喜人。
農場二分場統一經營的550畝稻茬麥因騰茬較晚,根據田間監測,三類苗占一定比例。潘殿星告訴記者,二分場按照“分類管理、精準施策”的原則,根據天氣變化,在及時追施尿素、二胺等苗肥的同時,還噴施了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微肥,以促進苗情轉化,為奪取午季農業豐收打好基礎。
“通過連續多年開展以良種良法良方配套、農機農藝相結合為主要內容的小麥高產攻關,我們形成了一整套小麥高產栽培規范流程,小麥單產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每年可向社會供應小麥良種3000多萬斤。”潘村湖農場黨委書記安繼鳳介紹,農場聚焦主責主業,堅持按照抓工業的理念強化農業生產過程管理,確保農作物生長各階段增產措施到位,從而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宣城市:科技服(fu)務進(jin)農家
(略(lve))
(記者 安耀武(wu) 周連山 通訊員 余波 楊(yang)登(deng)宏(hong) 吳鵬 方珊姍)
原載《安徽日報》(2023年2月8日第12版)